网站升级中

关闭
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

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

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

樊景云:土蓄能生态房研究

两年前,偶读杜甫的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感慨万千,一千多年过去了,科技已很发达,生产力已极大地提高,但住房问题似乎提高的没有与科技水平相适应,无房、住危房、房奴、居室寒冷、居室酷热、地震、泥石流、飓风依旧在困扰人类。我经过两年多的研究、分析,终于找到了比较完善的解决办法,那就是建造土蓄能生态房。

一、推广寿命长又抗震又节能房的紧迫感

1.地震的危害

在史料的记载中,中国历史上的地震,就曾经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。截至1994年,中国历史上直接被地震直接夺去生命的人数为2341319人,因次生、衍生和伴生灾害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为163461人,合计约为250.8万人。

2.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

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,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%的水泥和钢材,而只能持续25-30年。很显然,如此短寿的建筑将每年产生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,给中国,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。

3.空调能耗

在建筑能耗中,空调能耗又占有主要比例,约为2/3左右。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、农业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共称为民生能耗,我国空调能耗占有总能耗的22%左右,在夏季高峰时超过了40%,数字惊人。

二、什么样的房寿命长且安全?

1.赵州桥介绍

赵州桥又名安济桥,建于隋大业(公元605-618)年间(在杜甫出生前),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。桥长64.40米,跨径37.02米,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、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。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,不是实的,这是世界建桥史的一个创造。赵州桥距今已1410年,经历了10次水灾,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,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.6级地震,邢台距这里只有40多公里,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,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,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,仅就它能够存在一千多年就说明了一切。为了使赵州桥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,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“腰铁”,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穿有“腰铁”,把拱石连锁起来。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斜纹,以增大摩擦力,加强各券横向联系。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,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赵州桥已使用1410年,留给后人很多思考,主要是桥拱受力是受压的,而石材的受压性能很好,正是拱形受力合理又利用了石材受压性能好的优点,才使得赵州桥使用了一千多年,我们一定要珍惜赵州桥的经验。

2.圆形知识

圆形在生活中处处可见,同样周长,以圆形面积为最大,同样的表面积,以圆球形体积最大,这说明圆形是节省的,只因生活习惯,人们很少建圆形截面的房。

从力学知识里我们知道,当外力均匀地作用于圆管外壁时,管壁受压,就是说,若使用砼(混凝土)制作圆管,理论上管壁内可不设钢筋(因为没有拉力),若设,仅是从构造上考虑。

圆形的优点确实很多,地球是圆的、月球也是圆的,凡此多多,人们有何理由不喜欢圆形哪?

3.使用圆形建房最安全

通过赵州桥及力学分析可以得出,使用圆管建房最安全,为了保证圆管外有均匀的压力及传热要求,圆管外要用土夯实。

4.土蓄能生态房

通过实践经验、力学分析、传热学分析,我研究出了土蓄能生态房,几根或十几根4.5-10米内径的钢筋砼管并排放在地面上,管外用土夯实,管口周围外侧砌砖以挡土,屋顶覆土(土厚一般为当地的冰冻线或不小于60厘米)。管外土用传热学方法与地下的土相连,以使地面上、下的土互相传热(如何使地面上、下的土互相传热是个技术核心点,本文略有保留)。

土蓄能生态房效果图

三、土蓄能生态房的优点

1.力学合理、寿命长

圆管壁均匀受压,砼的受压性能好,优势互补,砼的寿命就是房的寿命,预测寿命在300年以上甚至1000年以上。房屋寿命大大延长后,人类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大提高。

2.屋顶种地

屋顶种粮、种菜、绿化、阳光房、庭院均可,节省了占地面积。经测算,屋顶种菜,可基本满足一家三口的需要,放心蔬菜随手可得。

3.节能

干土的比热容为0.84×l000J/( kg•℃),若夏季地下的土从12度升至20度(26℃为标准空调室温)有8度的温差,土内有多少冷量?1立方米土1700kg,1700×8×0.84×1000=11424000J(焦耳),1瓦•小时=3600焦耳,1立方土含11424000/3600=3173瓦•小时,按空调1:2.5制冷比,合3173/2.5=1269瓦•小时=1.2度电。即利用1方土就省了1.2度电。按夏季一家空调用600度电计算,需要土600/1.2=500立方米,土蓄能房每家地下可储存600方土,足够用。通过计算可以看出,夏季地下蕴藏着大量的冷量,只要利用土蓄能原理,是可以免费使用的(由于换热面积太大,传统房尚不能直接利用地下土的低温来直接为房间降温,但利用这个理念可以突破),在京津冀地区是可以零能耗使房屋夏季室温低于26℃的,冬季不供暖时最低气温为10℃。在节能方面,土蓄能生态房的节能思路是在夏季时,将地下土中的冷量传导到上部管周围的土中(这是核心),管周围的土温度低了,房间的温度就低了。在京津冀地区,夏季结束后,预计地下土温达到20℃左右,留待冬季给管周围的土加热使用,随着冬季的结束,地下的土预计在12℃左右,留待夏季降温用。冬夏轮回,夏季的热量冬天用,冬天的冷量夏季用,美妙美伦,是我第一个以此理念找到房屋零能耗解决办法的吗?

4.可抗强震

现代建筑抵御地震的思路是如何使建筑的柱、梁、墙结实来抵御地震,按地震烈度设防,当地震的强度超过地震设防时,房屋就危险了。土蓄能生态房管外是土,当地震力来时,管四周仍是均匀受压,而砼的受压性能好、抗压能力充裕,故地震对土蓄能生态房的影响很小,不足以构成危险。

5.可抵御泥石流

经计算,每孔及土的重量约为310吨,相当于厚12-14米、高5米多的城墙,由于有钢筋砼管将两端墙相连且足够厚,故土蓄能生态房的抗泥石流冲击的能力超过了城墙(在泥石流易发地区,迎泥石流面底部要用钢筋砼现浇)。若有通气管,甚至山体滑坡将房屋埋住土蓄能生态房也不塌。土蓄能生态房更不怕飓风。

四、对土蓄能生态房的认识

1.采光

紧邻最外侧管口的两间直接采光,该两间吊平顶,顶部有与室外相连的弧形断面空间留作内间采光用,故内间只能是高窗了,但也是直接与室外相连的直接采光及通风。

2.弧形的处理

其实土蓄能生态房装修起来很有趣,弧形侧壁可做壁柜、放电视、放壁画、做嵌入式装饰架,甚至可以放张单人床;地下弧形可做地下室;外间顶部为平顶,上部弧形空间留作内间采光、通风用;室外大管间放小管,可做酒窖、菜窖,屋顶种菜或绿化,绅士般的生活。

3.通风

由于管口有窗,里间有高窗,顶弧形内可设通风道(甚至地下的弧形内也可通风),故通风效果要比传统房好。

4.内部隔断

内部房间的隔断与传统房一样,轻质、实体均可,只是造型更丰富了,住在阁楼、墙壁(利用侧面弧形空间)都可以。壁柜、装饰格可变化多样。

土蓄能生态房模型

五、阻碍土蓄能生态房推广的因素

1.尽快建设样板房
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模型已做完、效果图已出,征地、众筹、推荐正在进行中,也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后,若认同土蓄能生态房的理念,积极投入之中,宣传、推广,有能力的自己投资建设(我免费技术指导)。

2.十户众筹建设的设想

征3亩建设用地,10户可众筹开发土蓄能生态房,地28米(南北)×71米,建10户,每户房占地6.3米(东西)×14米(屋顶种地或绿化),院6.3米(东西)×7米,门前路、绿化计7米,南北:14+7+7=28米,10户用地约3亩,绿化面积约1.5亩,每户房成本(结构、外装修、室外)约35万元(双框四玻高档窗,高档外装修),地若50万一亩,最终为50万元一户。几百年寿命、抗任何强震、抗泥石流、不用空调、冬季不用泄水,酒窖、菜窖齐全,停车位充足。

最大的问题是土地,每户平均200平方米(其中的一半种菜、绿化),几百年的寿命、抗强震、零能耗,我相信,只要土蓄能理论能得到百姓的认可,每户平均200平方米土地就不是问题了。

3.住在土中?

大多数人只要一想住在管里就急了,居住需要合适的温度、湿度(对湿度已有考虑,湿度适宜)、光线、通风,这几条都没问题不就得了,屋顶有土,夏季太阳晒不透、冬天土保温,又可种地有何不好?只有管在土中,才能使房屋与地球一体,不怕地震,这是习惯问题,说不定有一天只住土蓄能房哪,其它房不住。清朝的辫子剪了,现在的发型更丰富了,当时剪辫子时有多少人哭啊?

4.社会的态度

中国建筑界的院士们、大师们、专家们、学者们大都对土蓄能房不屑一顾,传统观念太深,几乎是不听、不问、不看,年轻人中有少部分人支持。行与不行靠实践检验,总得理论先行吧。

由于土蓄能房的寿命为几百年、零能耗,预计推广后,几十年后建筑业的设计、施工、监理、勘察(土蓄能房不用勘察)专业从业人员的人数将减少一半,由于不用装空调了,空调机的数量也将大幅减少,电力消耗将大幅下降,空气污染将明显降低。

5.曙光

虽然有困难,但我深信,飞雪迎春到,土蓄能房样板房会最迟于2016年6月底建成(最好第一个在中国建,很可能在国外先建,那是谁的遗憾?)。

作者简介

樊景云

土蓄能房发明者(已申报发明专利,审批中)

1984年北京建筑大学暖通专业毕业,本科、学士学位;

199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-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,本科、学士学位;

高级工程师、国家级注册监理工程师、建造师。

本站申明:网友阅读本站内容,视为认同本站协议,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
标签:研究樊景云土蓄能生态房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